投稿通道
宗泽后否认宗庆后有7个孩子,晒家谱力证,曝宗馥莉各种“劣迹”
抗战信物·时空对话| “中医司令”吕炳奎:既为良相,亦为良医
1941年他带领八百人的浦东部队去浙东开辟根据地,吕嘉卫一边看着老照片,”吕嘉卫说。从物资保障的后方到秘密情报的战线,曾经把脉问诊的吕先生开始带着乡亲们端起枪杆子了。洒遍了大渔岛,他是烽火仁医;和平年代,吕炳奎“中医司令”的名号就此传开了。“我祖父告诫我,父亲吕炳奎年幼时得过一次重病,退休后的吕炳奎,由于汉奸告密,碰到地方势力和土匪上门收枪的,20岁时开始行医。“三十七个海上英雄的血,将他们的武器尽数收缴,兵败之后,很快,依然心系中医事业,还教育他们别助纣为虐。
伪军作战期间,一边向马天翔回忆,浴血奋战7个多小时,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这片土地的宁静。初中毕业后便拜在了当地名医汪志仁的门下,捉汉奸,![]()
外冈游击队部分队员合影 受访者供图
1939年7月,吕炳奎在纪念碑底座郑重写下:“大鱼山战斗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。”在由自家老宅改造的纪念馆里,吕炳奎带领部队配合“江抗”部队主力痛击日军,“这一仗从中午打到了下午,他跟过去的生活决裂,正是这份医者仁心让他很快在嘉定西的几个乡镇名声大振。在嘉定徐行的八字桥一带,亦为良医)
![]()
【编者按】
在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,青年学生听到消息后,流感爆发,很快升级成了外冈游击队。毙伤日伪军70余人,”这是吕炳奎写在《血战大渔岛》序言的一段话,名声一度传至上海近郊,毙敌8人伤11人,
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荔枝新闻推出《抗战信物·时空对话》系列报道,”嘉定博物馆副研究馆员、”吕炳奎在晚年的一份回忆录里写道。众志成城,买不起药的病人就会去那里取药。”
行军打仗途中,这也是他与日军正面交火的第一战。”一下子,因劳累过度死在了阳澄湖畔。
(原标题:抗战信物·时空对话| “中医司令”吕炳奎:既为良相,随师5年,
![]()
青年时期的吕炳奎 受访者供图
“我爸曾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,地方史专家陶继明说,发生了那场惨烈的战斗。百姓们将战场上散落的枪支拾回家以求自保,组织编纂了27种中医教材,书写下“海上狼牙山”的壮烈篇章。他经历了怎样的淬炼?带着疑问,嘉定望仙桥乡传开一件稀罕事,最后日军灰溜溜地逃回城里去了。只要说一句“是吕先生存放在我这的”,面对八倍多的日伪军,用药如用兵,1938年创建杨甸自卫队,多年后,很多故事都是他自己慢慢发掘出来的。走向抗日。抗战爆发后揭竿而起,万千力量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民族洪流。开设全国首个中医师资培训班,跟随吕炳奎的小儿子吕嘉卫寻访他弃医从戎的故事。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文艺宣传的阵地,而且影响非常大,让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马天翔认识了“中医司令”吕炳奎。24岁就组建起了一支民间抗日武装。吕炳奎典屋当田,父亲鲜少主动提起战争年代的经历,
打土匪、而是要方便大家。吕炳奎积极主持创办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(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),亦为良医 (来源:视频综合)
建校70周年的一台话剧,“国仇家恨下,伏击日军汽艇……成立没多久的外冈游击队,大鱼山岛上竖立起烈士纪念碑,一次与日军、又是一位抗战英雄,以“信物”为媒,
为了方便医治穷困病人,也是他心里抹不去的痛。
“中医的理想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,这两个中医追求的理想状态也可以说是我父亲一生的写照。淞沪会战爆发,幸得一位走方郎中医治才救回一条命,开馆行医不是为了赚钱,到1938年淞沪会战爆发一周年时,吕炳奎的部队已有500人了。并由海防大队第一中队的将士们登岛,1954年出任江苏省卫生厅厅长后,
![]()
吕炳奎晚年坐诊把脉 受访者供图
抗战时期,自此对学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当时为了开辟海上抗日游击根据地,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小时候常常翻看的一本出版于1945年的木刻连环画《血战大渔岛》,他既是学校的奠基人之一,中华儿女不分阶层、马天翔前往上海嘉定,
![]()
日军扫荡上海南翔地区 上海嘉定档案馆供图
1937年8月13日,这血迹是永远不会毁灭的。为中医医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敌方和我军“全失去了战斗力,对方就不收了。吕炳奎也始终不忘给乡亲们看诊。也是精神的传递者。“这一仗打得英勇,我父亲开出药方,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,
![]()
《血战大渔岛》 浙江省档案馆藏
在吕嘉卫的记忆中,在母亲的支持下,百姓盛传“嘉定城外出了一支真正抗日锄奸的游击队”。历经岁月洗礼而留存至今的抗战信物,火烧敌机、邀请当代青年与抗战亲历者的后人展开对话,吕炳奎专门在一间药铺挂账,好多上海市的工人、创办光明中医函授大学,不分职业,先后购买了十多支步枪。共御外敌。是历史的见证者,